“什么?你不是秦人?!”
冯沧听了公孙壮的话不由的吃了一惊。
不是秦人,是秦国在西戎的敌人义渠的子民——不,现在秦国和义渠处于和平状态,还不能称义渠人为敌人,但总之义渠人在秦国是不讨好的。
秦国和西戎时敌时友,但秦人对西戎人可没那么待见。这些年来义渠人也有入秦做官的,但是秦人对义渠人并不信任,从来不许以要职,而日常生活中对义渠人也多有提防,生怕这些义渠人反咬他们一口。
“原来是义渠人啊,怪不得……”
跟在冯沧后面的吏官发出阵阵鄙夷,显然是看不起公孙壮。
公孙壮懒得理那吏官,正准备潇洒的扭头就走,但就在此时,冯沧却是叫住了他:
“你确定不入游籍?不管你之前是什么人,只要入了秦国的户籍,你就是秦人了。”
公孙壮响亮打了一个响鼻,不屑的说着:“做秦人有啥好处?”
冯沧笑道:“你猜啊?”
公孙壮听着冯沧那戏谑的一句,却是懒得搭理他:“猜什么,你直说!”
“至少比你这居无定所成天在外面游荡饥一顿饱一顿的当游民好的多吧?”冯沧问道。
公孙壮神情微微一动,嘴唇颤动了一下,却是没说话。
冯沧看着公孙壮的神情,然后,目光又瞟向了门里那位妇人,突然“哦”了一声:
“哦,原来是这样,一个义渠的大老爷们,没想到啊没想到,真肯弯下腰来吃一个妇人的软饭……想必最近你的早晚饭,都是这妇人包的吧?”
公孙壮听着冯沧那疑问的语气,只觉得冯沧的话直直插入了他内心的痛处。
于是他的整个人变得越发恼火起来,直直盯着冯沧的人,直直的仿佛要将冯沧的整个人瞪成灰烬。
而冯沧却是没看见公孙壮这眼神似的:“你还真想吃人家的软饭吃到老?我怎么没记得义渠人有这样的勇士呢?”
公孙壮听着这话直直的光火了起来,他闷声不作响,挥起一个拳头来就要向冯沧砸过去,谁知冯沧一瞪,公孙壮的拳头就直直的停在了半空。
公孙壮再也不敢将自己的那只拳头再向下压上半分,他看见了冯沧的眼睛里,满满的全都是对他的蔑视。
最后,冯沧那眼神依旧盯着他,嘲讽道:
“你还真是怂啊!”
公孙壮无言以对。
他觉得此刻的自己,真是怂爆了。他真成了冯沧口中那个“吃软饭”的男人,尽管他不承认,但是事实就摆在他的面前——就是靠了那妇人的一口羹他才活到今天,这不是吃软饭,那什么是吃软饭?
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他不想成为秦人,他不想入秦国的户籍……
冯沧看公孙壮这沉闷的样子,觉得自己刚才的那番话说的实在是太重了,想收回却无能为力,沉默良久只好重新问公孙壮:
“我再问一遍:公孙壮,你真的不加入秦国的游籍吗?”
公孙壮这回倒回答的快,沉闷的声音,从那副高大的身躯里发出来,让人觉得周围的呼吸都压抑了起来:
“不,我不做秦民。”
“你可要想好了。”冯沧严肃的说着,“入了这个游籍,可不单单会给你一个人带来好处——那妇人帮了你那么多,难道你不愿意报答那妇人吗?”
公孙壮听着冯沧的话,眼睛突的亮了起来,但不一会儿,又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又暗淡了下去,猛的摇了摇头。
他终究还是不想成为秦人。他是义渠人,血管里流淌的是义渠勇士的一腔热血,他怎么能入秦国的户籍、受秦国的管辖?
冯沧看到这里,也是颇为无奈:“好,我不强迫你,你只要想通了,来忘忧居来找我冯沧。”
“在秦国,游民终究是不会有作为的。”冯沧的眼神突然变得认真起来,“谁也不愿意做游民,你要记住了。”
谁也不愿意做游民……
公孙壮听了这话,不由的一怔。
是的,他也不愿意做游民,要不是不愿意以战败之将的身份回义渠,他现在一定在义渠的帐篷里吃着刚刚烤出来的羊腿,那闻起来沁骨的羊腿味道,是现在的他这么多年来根本连闻都没闻过的荤腥……
做游民,是他不愿意融入秦国王化的唯一一个选择,可问题是,谁愿意做游民呢?
当然,他公孙壮,也不甘心做游民。
可让他放下那些无关紧要的面子,融入秦国的生活、或者回到义渠去吗?他为什么总觉得自己做不到?
正在公孙壮迷茫的时候,冯沧早就带着吏官们走开了。今天他们要做的工作很多,是不可能因为一个公孙壮浪费大把大把的时间的。
而此时跟在冯沧后面的一个吏官此时有点奇怪了,问冯沧道:“冯沧,不就个义渠来的刁民吗?他不愿意入我大秦王化,就放他去呗,管他干嘛?”
“我愿意——我愿意多管闲事,你管得着吗?”冯沧听了这人的话,有点火,轻轻哼了一声,恼火的说着。
他的脚步不由的加快了几步,快步走出来的一大段距离。
看他那位同僚一下子被他甩出一大截距离,而他那位同僚却依然愣在那里,冯沧不由的皱了皱眉头,语气不善的说着:
“走吧?愣在那里打算留在这里养老吗?”
“欸。”
那吏官这才回过神来,跟上冯沧的步伐。冯沧不知道怎么回事,总觉得自己心里疙疙瘩瘩的,于是走的更快了。
而此时的公孙壮,被冯沧那么一问,直到此时,依然在迷茫中间陷着不可自拔。
他的心思很乱,越想,便越想不通,直到此时,公孙壮的脑子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然而他还笨拙的思考着。可惜他做的这些思考是没有用的,他的思维只是在原地打转,毫无建树,更别说是想清自己所要面对的问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了……
最终,他放弃了思考,索性一个劲儿的跑了出去……
……
时间过的很快。
整个秦国对这些变法措施并没有什么抵触,一切就如同春风拂过水面一般,掀起一番波澜的同时,秦国也在悄然间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栎阳城以及离栎阳城很近的地方的户籍整理已经逐渐递了上来,禁室的人员这几天特别忙,他们要将这些户籍整理好分别入库。
而栎阳单独准备的那份‘游籍’被单独拿了出来,至于这份户籍将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那是以后的事情。
而军中实行了新的军制,加上新的军功爵制,士兵战意旺盛,军备方面也在迅速的整理完善着,变得井井有条。
实行了军功爵制,朝中的群臣倒是不怎么担心,他们本来就是有能力的人,赚个爵位不算难,只看他们肯干不肯干了。他们的工作也因为军功爵制变得更加勤勉——毕竟,按照军功爵制,他们努力赚取更大的爵位,对应的赏赐也会随之提高……为了更尊荣的爵位和更丰厚的赏赐,谁还愿意偷懒呢?
而群臣变勤奋的原因还远远不止于此。最近卫鞅提出了一套理论要求群臣:
“以日治者王,以夜治者强,以宿治者削。(注)”
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求群臣当天的事务当天就要处理完,不能随意迁延!
有了爵位的诱惑,再加上这么一句话,秦国的官署大大的活跃了起来,栎阳城不再是那么的死气沉沉,在每天阳光的照耀下竟然添上了那么几丝朝气……
对于这些,秦孝公和卫鞅也甚是欣慰。
初春已过,天气转暖,草木生长,整个栎阳城都被点染上了一抹绿色,生机勃勃。
于是卫鞅想,是时候了。
前面变法的那些法令只是热身罢了,现在要颁布的,才是这一波变法最核心的变法法令!
站在栎阳市南门的高台上,卫鞅站在秦孝公身边,身边还有景监。他望着高台下面,不由的一声长叹。
栎阳市,是当今秦国最大的几个集市之一,向来管理极其严厉,但也没有阻了栎阳市的一点生机。
这也是栎阳城里最繁华的地方。而卫鞅和秦孝公所站的这块地方,占地很宽,除了高台之外,便是一大片平旷的广场。
平常秦国重要的事情,都在这里举行。
这时候还早,出入栎阳市的人不多,自然除了栎阳市的管理者和一些稀少的人丁,这沉默的栎阳城内暂且还没有人知道秦国的国君和客卿在这里干什么……
秦孝公望着下面,指着下面的东西,好奇的问道:
“这是什么?”
“一根木头。”
卫鞅平淡的回答着,看着秦孝公。而秦孝公在此时目光并没有看卫鞅,只是看着地面上那根矗立的木头。
很显然,这就是卫鞅今天要做的事情的核心。
那根木头只是简单的将枝叶削去了,表面极其粗糙,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的好看。它很大,很长,勉强的立在那里,微微颤动着,似乎风儿一刮,就会轰然倒塌,卷起一道尘土……
卫鞅差人将这么一根木头搬到这里,究竟搞的是什么?这么一根木头,难道真的能搞出来什么名堂?
“客卿,你究竟想要干什么?”
秦孝公面对卫鞅向来是有什么问题就问的,于是一头雾水的他就向卫鞅发问了。
卫鞅听着秦孝公这么直截了当的问题,也不打算隐瞒秦孝公,他诚挚的目光望着秦孝公,认真的答道:
“立信。”
(注:《商君书·去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